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孝经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孝经读后感1000字,2023孝经读后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孝经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孝经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孝经读后感1000字推荐

[参考]猎人笔记读后感模板集锦

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往往受益匪浅,心中拥有不少的想法。写读后感时最好描写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与内容。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你推荐的“猎人笔记读后感模板”,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有关鲁滨逊漂流记心得感悟模板

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鲁滨逊漂流记心得感悟”,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随时随地准备着发表感言,每当我们经历一些难忘的事情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些自己真诚的想法,感言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有多大。...

2023《儒林外史》读书笔记通用

您对于写作品读后感有哪些感想呢?从作者的作品中,能让我们的内心得到更多的感想。读完作品之后,里面的的相关情节让人不断地回味!我们不妨写一篇读后感,相信你应该喜欢编辑整理的2023《儒林外史》读书笔记。...

最新《变形记》读后感集锦

读后感大全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最新《变形记》读后感。书籍当中有着伟大的智慧,看完作者的作品后,很多人的一定会因其哲思而有所触动。那么读后感可以把本来复杂的思想和逻辑整理得顺畅。欢迎大家参阅本文!...

作文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000字合集

相信作文大家都不陌生吧,喜欢写作的人,一般都是热爱生活的人。一篇优秀的作文其感情表达会很细腻和委婉,写好作文要先从什么地方着手呢?或许"作文包法利夫人读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你的品鉴本文!...

有关万历十五年读后感集锦

在我们看完了作者写的作品,我们心里会产生一些自己的见解。将从书中的领悟和见解记录下来,写成文章,就是一篇读后感,有关“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的内容是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带来的,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模板7篇)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我相信每一个曾经读过作品这本书的读者,内心的感触一定很多。我们可以用文字记下来这些道理,这就是读后感了,写作品的读后感有哪些技巧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罗贯中《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感谢您的阅读!...

名人传读后感受800字模板

或许有不少人都曾了解过文章的创作,不知如何动笔时,可以在多阅读相关范文。在范文中可以学习借鉴它的行文思路与结构,你是否正为写范文而不知如何是好呢?相信你应该喜欢读后感大全小编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有关鲁滨逊漂流记心得感悟合集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有关鲁滨逊漂流...

窗边的小豆豆优秀读后感汇总

怎么才能写好一篇读后感?重新读了一遍作者写的作品,心里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此时我们可以选择写一篇读后感,根据你的需要,编辑精心整理了窗边的小豆豆优秀读后感,感谢您的浏览!...

孝经读后感1000字

(共 245 篇)

  • 1、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一)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关乎中国人的一精一神生活。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是传统美德。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系统地论述孝道。

    【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一爱一,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应该身一体力行的。诚然,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一性一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一性一的糟粕,比如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年之丧,均已过时,应毫不吝惜地抛弃或予以批判。

    【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为人们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孝经】,是古代的圣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着,它是儒家经典着作中专门谈孝的一部着作。【孝经】一共有十八章,每一章都是经典。第一章为开宗明义章,是全文的主旨: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身一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短短33个字就总结了孝之始,孝之终。

    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为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和庶人章,规定了不同地位的人的孝道标准。第七章为三才章,强调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第八章为孝治章,讲圣明的君王如何以孝治天下。第九章为圣治章,讲圣人如何用孝道教化百姓。

    第十章为纪孝行章,讲孝子应如何孝敬父母。第十一章为五刑章,讲不孝为诸罪之首。第十二章为广要道章,讲孝为什么是重要的道理。第十三章为广至德章,讲孝为什么是最高的德行。第十四章为广扬名章,讲孝道与扬名后世的关系。第十五章为谏诤章,讲父母有了过错孝子应该怎么办。第十六章为感应章,讲孝道与神明的关系,孝道达到极点就可以感应神明。第十七章为事君章,讲孝子与事君的关系,孝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第十八章为丧亲章,讲父母去世孝子应该怎么办。【孝经】,短短十八章,却蕴含一着深刻的道理。孝道上至诸侯、天子,下到黎民百姓无一不是要遵守孝道的。【孝经】,它不仅能教我们学会孝,还有教我们要效法天地,自然和万物!

    孝就是人的道德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孝道他就不能算是一个人!

  • 2、 孝经读后感3篇

    在每天都要上的经典导读课上,我们都要大声地朗读《孝经》。所以,我对《孝经》有很多的感触。

    《孝经》,是古代的圣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中专门谈孝的一部著作。《孝经》一共有十八章。《开宗明义章第一》、《天子章第二》、《诸侯章第三》等等。每一章都是经典。像《开宗明义章第一》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短短33个字就总结了孝之始,孝之终。

    《孝经》的前七章分别写明了七种人应该尽的孝道,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平民百姓、庶人后十一章写明了孝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化作用以及不孝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即五行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孝经》,短短十八章,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孝道上至诸侯、天子,下到黎民百姓无一不是要遵守孝道的。《孝经》,它不仅能教我们学会孝,还有教我们要效法天地,自然和万物!

    没错,正如老师上课所言,《孝经》就是亘古不变的阴阳之道!它能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因为,孝就是人的道德的根本。百善孝为先,《孝经》教会了我怎么孝敬父母,教会了我做善人的第一步孝。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孝道他就不能算是一个人!父母生我们已是大恩大德,我们已经永生难报了,只能在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们。我把我平时的行为总结了一下,发现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多多改善自己的行为,以尽孝道。

    我希望大家多多去背背《孝经》,他能教会你很多很多做人的道理

  • 3、 孝经读后感作文

    在读过孝经这本书以后大家都得到了什么启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读后感作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孝经读后感一

    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从动物学上说,实质上是一种反哺的行为。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这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一位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孝道的人,《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

    《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可见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

    诚然,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比如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父为子纲(指父亲对子女有绝对权威),于今已绝对不适合我们这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又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们在信息便捷的今天,已可以不必理会这句话,这是因为当时联络多有不便,也是社会生产力限制下的说法。

    再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已不足取,我们是提倡男女平等的;还有关于三年之丧这个问题,四科中十哲之一的宰我就此事曾与孔子讨论过,这位因为白天睡觉而被夫子斥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的学生认为,为父母服丧三年时间过长了,一年就可以了。

    无论三年,还是一年,这显然是一种弊端较多的行孝方式,我们就无须效仿了。诸如以上孝说,到了今天,无疑均已过时,我们应毫不吝惜地抛弃或予以批判。

    孝做为华夏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又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孝道在古代确实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佛教传入中国,最后也不得不把无夫无君的教义改变为忠孝的说教;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初,也不得不改变不能崇拜偶像的诫条,允许信徒祭祖……

    儒家讲的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孔孟儒学提倡这种孝道,毫无疑问是完全可以以肯定的。对于今天来说,也适合我们现代社会。

    孝经读后感二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关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是传统美德。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系统地论述孝道。

    《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 4、 孝经读后感范文3篇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孝经读后感范文3篇,请参考!

    【篇一:孝经读后感】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毕生经历去完成的使命,百善孝为先,它是我们对父母最真切的报答。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感毁伤,孝之始也。”孝的发端是不忍之心。当你伤害了别人,你的妈妈为此而蒙羞。如果你想到了这一点,就不会伤害别人,而双方父母都会开心。

    一棵茂盛的树,为何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好比我们人一样为何学业有成、家财万贯。为何有这样的成果,那都是祖祖辈辈积德呀!若是我们只爱小不敬老,花儿、果实迟早有一天会枯萎的,家族也会堕落。

    “孝”五千年一脉相承,无论中国如何变化,始终注定孝是中华民族爱的结晶,始终注定要孝养父母,当“树欲停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可要终身遗憾了。

    当你看岁月痕迹不停出现在父母额头上。你会想我会怎么对父母,我要带父母去哪里玩,哪里吃好吃的。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咬都咬不动,走都走不动。他们不要什么,他们需要的是寂寞时的陪伴,在他生病时的问候。

    自古以来出孝子,而当今社会有多少在死前也见不到子女一面。枝叶繁盛的树木,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连动物尚且懂得知恩图报,怎么人就糊涂了呢?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现在的人把孝之始似乎忽略了,只有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安逸。赶快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他比山珍海味,盛世华衣,数以万计的金钱珍贵的多。

    世事沧桑,岁月流失,用爱去碰撞音符,奏出世界中最美好的孝亲乐章吧!让洪亮的歌声在广阔的天地间徘徊!

    【篇二:孝经读后感1000字】

    《孝经》出自孔子故居墙壁藏书中(next88)。据传孔壁藏书为孔子裔孙孔鲋于秦末时所藏,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宫舍,推倒孔子故居墙壁始被发现。

    《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为人们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关于《孝经》的作者,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记载,“《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是说《孝经》为孔子所作。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却记载,曾子“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是说《孝经》为曾子所作。元朝人熊禾在为董鼎《孝经大义》一书作序时也说:“曾氏之书有二,曰《大学》,曰《孝经》。”

    关于《孝经》的标题,班固在《孝经艺文志》中说

  • 5、 学《孝经》所得_读后感300字

    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到了《孝经》的第四章卿大夫章,我从这四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懂得了一些道理。

    在《孝经》里讲的都是怎样做人的到理,我就从前四章中看到了一些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事的词语,比如:孝,德之本;爱亲、敬亲;在上不骄、制节谨度;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德之本。说的就是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我们要有好的品德就要先学会孝。爱亲、敬亲就是我们要做到的最基本的孝道。在上不骄、制节谨度;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是要让我们不要持强凌弱,生活节俭遵守法律法规,不说不合乎情理和法律的话,不做违反道德的行为。给我们做出了在社会上生活的行为准则。

    总之,《孝经》是一部很好的书,现在因为我还小,看到的只有表面的道理,我想,如果我长大了,一定能够对《孝经》会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 6、 《孝经》之子于老_读后感350字

    百善孝为先、首孝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等等,都是在教育我们,我们人生中必须拥有的第一品质就是孝。

    这两天,老师一直在给我们讲《孝经》中的第一篇章开宗明义,我从老师的讲解中,懂得了小孩子为什么要孝。开宗明义就是要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孝,首先,孝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行为准则,只要一个国家的人,上下一心,全国一体的遵崇孝道,就会国泰民安。其次说的就是个人的孝要做到孝顺父母,忠实于祖国。

    爸爸在和我一起看书的时候还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事:孝字,其实是老于上,而子于下所组成的字,意思就是要让为人子的我们,时刻的把自己老人放在心上,背负在背上,时时刻刻不能忘记。

    《孝经》是教导我们懂孝的意义,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孝的方法和督促我们尽孝的一本书,我们要好好的读,认真的学习。孝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尊崇孝道,将孝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 7、 孝经读后感范文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关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是传统美德。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系统地论述孝道。

    《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应该身体力行的。诚然,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比如"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年之丧",均已过时,应毫不吝惜地抛弃或予以批判。

    《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为人们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孝经》,是古代的圣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中专门谈“孝”的一部著作。《孝经》一共有十八章,每一章都是经典。第一章为开宗明义章,是全文的主旨:“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短短33个字就总结了孝之始,孝之终。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为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和庶人章,规定了不同地位的人的孝道标准。第七章为三才章,强调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第八章为孝治章,讲圣明的君王如何以孝治天下。第九章为圣治章,讲圣人如何用孝道教化百姓。第十章为纪孝行章,讲孝子应如何孝敬父母。第十一章为五刑章,讲不孝为诸罪之首。第十二章为广要道章,讲孝为什么是重要的道理。第十三章为广至德章,讲孝为什么是最高的德行。第十四章为广扬名章,讲孝道与扬名后世的关系。第十五章为谏诤章,讲父母有了过错孝子应该怎么办。第十六章为感应章,讲孝道与神明的关系,孝道达到极点就可以感应神明。第十七章为事君章,讲孝子与事君的关系,孝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第十八章为丧亲章, (读后感 ) 讲父母去世孝子应该怎么办。《孝经》,短短十八章,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孝道上至诸侯、天子,下到黎民百姓无一不是要遵守孝道的。《孝经》,它不仅能教我们学会孝,还有教我们要效法天地,自然和万物!

    孝就是人的道德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没有

  • 8、 百行孝为先——《孝经》读后感

    百行孝为先,这是一句古人的俗语。原本我也不是很懂得孝这个字的含义,但当我看了《孝经》以后,我便又进一步地了解了这个字的意义。

    《孝经》是一本国学经典,里面讲了许许多多关于孝的故事。一篇篇古色古香的文章,一个个引人深思的文字,让人陶醉其中。虽然《孝经》总字数连两千也未达,但在中国思想史上已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从西汉开始,这本书受到历代人们的尊崇和提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广为传习,《孝经》称得上是字数最少、内容最浅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文学经典。

    黄香孝父的事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黄香小小年纪就很懂事,对父母非常孝顺。夏天,天气炎热,黄香每次帮父亲打完水后,都会拿一把扇子,将席子扇凉了才让父亲躺下,冬天,天寒地冻,黄香怕父亲晚上睡不暖,畏寒怕冷,于是每天都抢先上床,以自己体温捂热被子,然后再让父亲上去睡。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多么打动人心的孝子!读着,读着,我不禁热泪盈眶,两行清泪从眼角流下,轻轻滑过脸庞。

    连世界之作《三字经》都有大部分笔墨写了孝的重要性。如有一句: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话讲的是孔融让梨。孝顺的孔融孝敬长辈,知道把又大又甜的梨让给哥哥们,自己却拿小的,又是一个孝子值得我们去学习!

    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我们要从小理解孝,实践孝,将这本书吟之,诵之,感之,悟之,发扬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牛通社记者 虞锶阳

  • 9、 孝经读后感范文700字

    《孝经》读后感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孝经,它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最喜欢的段落是: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和资於事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父以事母,而爱同。资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 父以事母,而爱同。资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 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 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 保其 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它们的意 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 思是: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和用奉事父 亲的心情去奉事母亲,爱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国君, 亲的心情去奉事母亲,爱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国君,崇敬之 所以奉事母亲是用爱心,奉事国君是用尊敬之心, 心也是相同 的。所以奉事母亲是用爱心,奉事国君是用尊敬之心,两者兼而有 之的是对待父亲。 国君就忠诚, 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级则顺从。 之的是对待父亲。 因此用孝道来奉事 国君就忠诚, 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级则顺从。

    能做到忠诚顺从地奉事国君和上级,禄和职位,能做到忠诚顺从地奉事国君和上级, 然后即能保住自己的俸 禄和职位, 并能守 住自己对祖先的祭祀。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 诗经小雅小宛》里说∶ 要早起 住自己对祖先的祭祀。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 《诗经小雅小宛》里说∶要早起 去做,不要辱及生养你的父母。 晚睡地 去做,不要辱及生养你的父母。

    孝经使我明白的道理是:我们很有必要继承我们所 应该继承的孔孟儒学所提倡的合理孝道,以使之符合当今的 社会道德规范并发扬光大!

  • 10、 孝经读后感700字

    孝经读后感700字 这个暑假里,我去了华夏传统文化学校。在每天都要上的经典导读课上,我们都要大声地朗读《孝经》。所以,我对《孝经》有很多的感触。 《孝经》,是古代的圣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中专门谈孝的一部著作。《孝经》一共有十八章。《开宗明义章第一》、《天子章第二》、《诸侯章第三》等等。每一章都是经典。像《开宗明义章第一》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短短33个字就总结了孝之始,孝之终。 《孝经》的前七章分别写明了七种人应该尽的孝道,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平民百姓、庶人后十一章写明了孝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化作用以及不孝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即五行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孝经》,短短十八章,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孝道上至诸侯、天子,下到黎民百姓无一不是要遵守孝道的。《孝经》,它不仅能教我们学会孝,还有教我们要效法天地,自然和万物! 没错,正如老师上课所言,《孝经》就是亘古不变的阴阳之道!它能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因为,孝就是人的道德的根本。百善孝为先,《孝经》教会了我怎么孝敬父母,教会了我做善人的第一步孝。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孝道他就不能算是一个人!父母生我们已是大恩大德,我们已经永生难报了,只能在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们。我把我平时的行为总结了一下,发现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多多改善自己的行为,以尽孝道。 我希望大家多多去背背《孝经》,他能教会你很多很多做人的道理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3-19

  • 2023-03-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19

孝经读后感1000字
孝经读后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孝经读后感1000字,2023孝经读后感1000字,孝经读后感1000字范文,孝经读后感1000字2023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