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江城读书笔记”。如何让自己的读后感写起来更加真实呢?最近阅读了作品,他不但文笔一流,又常能发抒别人所不敢发之诤论,直如文坛的空谷足音。当自己想写文章确没有灵感的时候,就看书然后写读后感,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精心整理的"《江城》读书笔记"。...

一本好书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愉悦我们的精神,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人生的心得,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古语言: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这些感触可能瞬间即逝,我们需要记录下来。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读书笔记有一定的深度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资治通鉴读书笔记模板精选”,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

快乐的来源有多方面,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就是一种,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的观后感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红日观后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公益电影《红日亭》观后感 12月5...

考虑到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意整理了“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模板”,我们需要耐心的阅读作品,这样会有更多感触。那么我们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学习,你是否对写一篇作品读后感不知从哪里入手?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而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为了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我们通常会记录下读书笔记,如何才能将读书笔记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
目录
(共 4350 篇)
- 1、 信用社职业道德读后感
信用社职业道德读后感
《信用社职业道德读后感》来源于网络,欢迎阅读信用社职业道德读后感。
- 2、 《职业化员工》读后感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职业化程度的高低。就像一场足球比赛,职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同场竞技,其结果不言自明。
有人统计,目前中国企业的效率是美国的1/25,日本的1/26,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主要就是中国企业的员工目前还不够职业化。
有一家生产乐器的中国企业,废品率高于10%。有一次其公司负责人了解到日本同行的废品率仅是1%。于是他去日本企业考察,发现在日本的企业里,员工进行生产的操作台上面物品摆放整齐划一,没有任何私人的物品。桌子上面都画好格子,哪个位置放置什么工具,哪个位置放水杯,而且位置的安排十分符合劳动操作规范和程序。楼梯上也有一条线,员工走楼梯都靠右侧行走,以方便他人紧急通行。日本员工在工作时间几乎没有闲聊的,都是在聚精会神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而在同行的这家中国企业里,上班时间员工聊天、吃东西、干私事,可以说干什么的都有,上个厕所也要花半个多小时。
对此,那位公司负责人不由得感叹道:员工职业化程度的高低的确影响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战略最终都需要员工来完成,而员工能否出色地完成工作则取决于其职业化程度的高低。所以说,职业化员工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石,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因为制度制定得再完美,如果没有职业化员工去贯彻执行就等于一堆废纸。
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很多优秀企业的领导人对员工的职业化问题越来越重视了。
美国某报社记者曾经采访张瑞敏,问他在企业中扮演何种角色。他说两种角色:一是设计师,二是牧师。要不断布道,使员工接受职业化教育,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工作中。
瑞敏强调: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在于铸造职业化员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
有一次,海尔驻广东分公司的一名员工用出租车给潮州的一位客户送当时还十分少见的滚筒洗衣机。然而,在离潮州还有2公里的地方,出租车被检查站扣住了。这名员工只得卸下洗衣机,站在路边拦车,但没有一辆车肯停下来。
最后这名员工背着75公斤的洗衣机走了3个小时,硬是把它送到了客户家中。知道了事情~的客户,非常感动。
的确,员工职业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员工的未来和发展,而且还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潜力和成功的可能。
调查统计显示:一般情况下,一个员工只能发挥自身能力
- 3、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感1000字
2006年那时大二,路过大学城店铺,常常会听见里面放着伍佰的《挪威的森林》。从此,《挪威的森林》在我头脑里根深蒂固的是一首流行歌曲。
突然有一天,大学闺蜜对我说:你知道《挪威的森林》这本书吗?
什么,不是一首歌吗?还有书?
切 ,还有电影呢!
见我如此孤陋寡闻,自负骄傲、爱好文学作品的闺蜜不再说话了。
后来,我们阅读并一起探讨过《平凡的世界》、《狼图腾》、《穆斯林的葬礼》但是《挪威的森林》没有再提起过,也再没有浮现于我脑海里,我也不知道村上春树是何许人也。
多年以后,看到圈友推荐的书单《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买回来后以为和那些自律性鸡汤书没什么两样。
迫于自己的读书目标,拿起此书,习惯性首先翻看作者。我立刻百度,得知村上春树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位日本作家,拥有很多书迷。
翻看第一章,与纯小说情节深深吸引人不一样,与催眠的技术、鸡汤书也不一样,也许有人说介于二者之间吧。
反正我是花了两天的时间,吃饭也惦记着的读完此书。
这是一本村上春树自传性书,讲诉自己如何成为一名作家。从自己的写作初衷,获得文学奖,原创性,写作内容,写作立场,写作翻译,走出国门等等各个方面详细介绍,犹如明灯为那些想写作、喜欢写小说的人群指明了道路。
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通过村上春树先生的自诉,我认识了一位谦和、包容的老人,一位敢于说实话、具有反叛机械思维条框的日本民众,一位文笔随和、比喻贴切深刻的作家。
细细读来书中村上春树自诉自己的性格,想想我也具有很多共同点。这里这样说,或许我真的不知天高地厚,非常了解我的人知道,我也不去解释。
想一想自己念过的学校,虽然觉得这样评价学校有些于心不忍(对不起了)。却并没有什么美好的回忆涌上心头。甚至觉得后勃颈直痒痒。呃,这个嘛,与其说问题在学校,不如说是我这方面有问题吧。
总而言之,我还记得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时,自己长长地舒了口气,心想:好了,这下再也不用去上学啦。'感觉像是终于卸下了肩头的重担,(大概)一次都没有过怀念学校的心情。
毕业十年,我也是一位对自己大学没有好的回忆没有怀念的同学。
当年的我不适合那样刻板的学习氛围,不适合仕途唯有读书高的孔夫子学习论。加上毕业遭遇本土招聘单位不接收外省女孩留在山东干技术活的尴尬。想一想自己念过的大学,我真的没有什么怀念。
以至于当年毕业回川时,心情却是极其欢愉的。
离开前闺蜜开玩笑对我说:你可能在想,终于可以离开这
- 4、 《职业》心得笔记 (450字)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写的一篇文章,名叫《职业》。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泰戈尔的三个愿望,分别是小贩,园丁,更夫。他的每个愿望里都充满着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他渴望自由自在,不被约束。小贩的职业很自由,他可以任意去哪,随便干什么;园丁可以随便怎样掘地,衣服脏了,湿了,甚至破了,也没有人骂他,管他;更夫可以不用睡觉,晚上在在大街上任意行走。
小贩虽然自由,但他也有父母妻儿在大街上不辞辛苦地大喊卖镯子,直到嗓子喊哑了还要叫卖;园丁虽然自由,可是掘地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难道很好玩吗?更夫虽然自由,但作者没有考虑过他的感受,他晚上不能睡觉,不能合上眼,不能养均蓄锐,这也算自由吗?
作者都没有看见他们背后支撑的一个家,都没有见过他们的努力与付出。
但是,作者不追求名利钱财,只求自由自在,是很单纯的,平凡的梦想是发自内心的想法,不是很好吗?
我读了这篇文章,体会到了泰戈尔平凡的,朴实的想法。心愿没有高低贵贱,只有自己发自内心真正的话,才是最高尚的,最朴实的。想要自由,何不去试一试?看一看?你的心愿是否发自内心,是否没有套话。
六年级:王玉
- 5、 《余世维:赢在职业化》读后感:职业化,离我们还有多远
篇一:赢在职业化读后感
《赢在职业化》读后感
物业公司 招商专员靳松
“决定21世界的关键在于自我管理,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伟大之处不在于领导别人,而在于自我管理。因此,对每一个职场人士来说,无论你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是一个普通的员工,都必须重视一个问题,即职业化。”
自我进入我们公司以来,我不断去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怎么才能做到自己应该做的”,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听招商公司的安排自然能够把任务做完,但我在他们那边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去配合他们工作,更深一步的说是去学习,为后期我们自己的物业公司负责的秀甲商铺招商做准备,怎么样真正学到对我们后期工作有力的专业知识才是我工作的目的。、
余世维老师说职业化分为四个部分:一、专业化的技能;二、专业化的工作形象;三、专业化的工作道德;四、专业化的工作态度。专业化的工作形象有我们公司的专有风格,专业化的职业道德与态度是我们对我们自己工作本身的态度,我一直以为男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拿100%的热情与专注去做,无论我们的态度和我们所遵守的工作道德都是必须去做到的,因为我们去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今天这个短暂的时间,而是为了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能够更好的工作,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和职业化的工作道德是我们做到这些的坚实基础就想余老师看样板间的事情,售楼小姐对工作的态度可以说用冷漠和消极来对待,试想一下,如果售楼小姐一直用这样的态度去工作,虽然因为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他每个月都能卖出一定数量的房子,但如果她要想卖出更多,要自己发展更好,这样的态度与职业道德将是他最大的障碍,在她想要晋升时,同事评价她的工作态度时就会把她驳回去,而卖房时如果意向客户来时意向态度并不明朗,此时,我们工作人员的态度或许就是使其态度明朗化的一件很有用的武器,特别是在顾客看了好几家房子之后,往往能够打破他们犹豫情绪的就是在思考时候我们工作人员给予的态度和表现的职业道德。任何人想要长期有个好的发展其道德观念是影响他的必然因素,因为只有职业化的态度与道德才能让顾客产生信任与依赖,进而在社会上产生连锁反应,推动自己不断进步。
余老师对职业化分析的第一点是专业化技能,这是我这一段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去秀甲招商部去工作,去留意他们如何去工作,看他们工作的流程是什么,他们如何去完成这些工作流程,这样才能使我后期招商的实质工作中做到专业化。例如,前几天我们在扫街,我会遇到很多问题,像:该
- 6、 余世维职业化读后感
篇一:《余世维-打造职业化团队》读后感
《余世维-打造职业化团队》读后感
余世维博士在“如何打造职业化团队”第一讲中曾讲到“领导人和公司员工是否职业化决定了公司的成败”,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必将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一个团体职业化程度高的企业,必将会成为一个受社会尊敬的企业。而提高企业的团体职业化程度就必须全面落实职业化管理,职业化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基础所在。
所谓职业化的管理就是靠法治而不是靠人治,即企业内部是法治组织而非人治组织。职业化的管理是要靠程序和规则来管理企业,而非兴趣、感情。企业最重要的日常事务应该程序化、规则化,对事不对人。如果什么事情都因人而异,就不可能有职业化的管理。而现代社会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就更进一步要求了公司领导及员工的职业化程度。为什么现代的管理制度要更进一步要求公司领导和员工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呢?那就是竞争,这种竞争涵盖了员工、行业、企业的竞争。要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职业化队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告诉员工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企业支持的,什么是企业反对的;通过培训和宣传不断强化员工对职业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通过规章和制度来约束。
经过几天的学习我了解到,余世维博士在讲座中讲到职业化就是专职化或者专业化,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是职业化的工作技能,第二个是职业化的工作形象,第三个是职业化的工作态度,第四个是职业化的工作道德,这四个合起来都是职业化。第一,我们对我们做的事内行不内行,我们的知识丰富不丰富,技能好不好,这是职业化的工作技能。第二,我们的样子像不像搞这一行的,合乎不合乎这一行的规矩,有没有这一行所要求的基本素质,这是形象,样子一看就可以看出来。第三,我们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不是很认真去做,凡是力求完美将这个事情做好,这是态度。第四,所有公司不是希望只开一天,公司一开就想开很久,我们作为公司的一员应该做到时时、事事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代表并维护着公司的形象。 现就余世维博士提出的“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职业化的工作道德”这四点,我结合本公司的“专业”“忠诚”“协作”这三点做些阐述或者说是和公司同事们交流一下学习心得:
一、我认为本公司提出的“专业”、“忠诚”、“协作”是余世维博士以上关于打造职业化团队必备四个条件的精简。
首先,“专业”即“职业化的工作技能
- 7、 《你就是职业》的读后感2000字
《你就是职业》是我最近一直都在读的一本书,它是一本端正人生价值观的、教给我们自主创业法则的书,读完它,对于未来如何创业,我有了新的思考。
对于大多数希望自己能够满怀信心地工作和开心快乐地生活的人来说,这个世界和圣艾修伯里笔下小说中的沙漠十分相似,没有人会主动把适合的体面工作送到我们面前,因此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掘,去创造,我们就是自己的救援部队,我们自己就能够决定和创造出自己希望得到的那个职业。从自身出发,把自己活用为原材料,如此开发创造出的就是我的职业,这就如同在沙漠中摸索出的道路一样,依靠自己创新的出来的东西就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道路,人们都渴望自 我创新。
书中介绍了8大创业法则
法则一:该离开的时候大胆选择离开
有时候需要你继续留下来决出最后的胜负,有时候需要你义无反顾的选择离开。既然放弃了这份工作,你就要挺直腰板走出来,为了该离开的地方离开,为了去一个你应该去的地方。当你必须选择离开的时候,果断地选择离开,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是这样开始的,而这一定是一条最适合你的路,它一定是那种能够满足你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能让你保持身心愉快的工作。
法则二:如果无法恰当地拿捏感情,你将无法战胜恐惧
对离职或失业的恐惧会桎梏我们的双脚,使我们寸步难行,你一定要像那种漆黑一片的恐惧挑战。感情和理性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如果不能恰当地拿捏感情,你将永远无法摆脱目前的状况,也就无法寻找出希望。
哈姆雷特曾说过没有所谓的善与恶,思想都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这句话,是的,不安在梦想的伴随下逐渐膨胀为一种兴奋和一种希望,而那些处于强制或半强制的原因被迫离开的人,则会陷入不安和恐惧中。
法则三:摒弃愚蠢幼稚的思维惯性
曾经身为银行职员的人认为自己离开银行就什么也做不了,教师离开学校、军人离开军队就会问别人自己还能做什么。同样,上班族一旦放弃自己的工作就感到前途一片渺茫。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这些都是愚蠢幼稚的思维惯性,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挖好的陷阱,我们就应该把自己一直都极其想要放弃的那份工作攒起来丢得远远的,然后再去尝试一条以前从未走过的路。
法则四:根本没有所谓的前景行业
那些决心更换工作的人,或者希望独立创业的人,他们最先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几乎是无一例外的,就是难道就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所有的创业指南都涉及到个人前景工作这个问题,但是这种所谓的前景行业是根本不存在的,有的只是流行行业而已。我们
- 8、 名著读后感:《职业》心得笔记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写的一篇文章,名叫《职业》。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泰戈尔的三个愿望,分别是小贩,园丁,更夫。他的每个愿望里都充满着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他渴望自由自在,不被约束。小贩的职业很自由,他可以任意去哪,随便干什么;园丁可以随便怎样掘地,衣服脏了,湿了,甚至破了,也没有人骂他,管他;更夫可以不用睡觉,晚上在在大街上任意行走。
小贩虽然自由,但他也有父母妻儿在大街上不辞辛苦地大喊卖镯子,直到嗓子喊哑了还要叫卖;园丁虽然自由,可是掘地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难道很好玩吗?更夫虽然自由,但作者没有考虑过他的感受,他晚上不能睡觉,不能合上眼,不能养均蓄锐,这也算自由吗?
作者都没有看见他们背后支撑的一个家,都没有见过他们的努力与付出。
但是,作者不追求名利钱财,只求自由自在,是很单纯的,平凡的梦想是发自内心的想法,不是很好吗?
我读了这篇文章,体会到了泰戈尔平凡的,朴实的想法。心愿没有高低贵贱,只有自己发自内心真正的话,才是最高尚的,最朴实的。想要自由,何不去试一试?看一看?你的心愿是否发自内心,是否没有套话。
- 9、 《弟子规》读后感职业人生篇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一句话道尽了一个人一生所有的行为准则。在学习《弟子规》的这段时间里,真的让我感触颇多,可以说是对我人生的一次洗礼。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他们给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每次把家里所有的好吃的都给我们留着,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总会有新衣服穿,而他们自己却总是说:我这衣服还好着了,不用买的。那时的我们天真地以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或许你会说以前我们小,不懂事。那么现在呢,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了,也该懂事了,但我们扪心自问: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些我们做到了多少。
孝敬父母不是说我这个月给父母寄回多少钱,不是说我给父母买了多贵的衣服,孝心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也许我们现在因为工作,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在父母身边,但我们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或许就会使他们开心好几天。其实他们要的并不多,因为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父母也知道我们忙,可能在我们忙工作的时候他们多少次拿起电话想要听听我们的声音,想知道我们在外边过得怎么样,他们要的也仅仅是这些而已。
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那么,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弟子规》在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的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许多职场生涯的处事原则。
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如何能在一个企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想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应具备哪些能力与素养呢?那么信必须是第一位:凡出言,信为先,在工作中当你答应客户、同事或是老板某一件事之前,你必须量力而行,想想自己是否能做到,否则长此以往老板不会再让你办事,客户不会再与你合作;见人善,即思齐,在遇到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同事时,我们要想的是如何向别人学习,而不是想着嫉妒别人
- 10、 关于企业个人职责读后感
篇一:关于企业个人职责读后感
我们单位为员工购置了几本书,读了以后让我感触颇深。其中一本叫《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书中着重阐述了一个崭新的、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以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为主线,说明了企业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关系。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让我明白了自己和企业的关系,也为自己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正确树立提供了帮助,使我受益匪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爱岗敬业的职业人士。
企业给了员工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任何一个岗位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责任并不仅仅停留在嘴巴上,无论多么完美的表达都不如在实践中做件有责任的事更有意义。真正有责任感的人能够经得起任何实践的考验。每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认清责任、履行职责,不能充分履行职责的人也不可能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身为企业的一员,不管在哪个岗位都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因此,在碰到困难时要勇于去面对,而不是逃避;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锻炼自己,才能在工作中提升自己。
我们应该明白企业存在的原因就是我们企业的每名员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走到一起,成为了一个合作的集体。在实现理想的路上可以乘风破浪,顺利地达到理想的彼岸。在这场旅行中需要我们这条船上的每一个人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在这条船上,没有所谓的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对立问题,只有分工的不同。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企业这条船可以达到理想的彼岸,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不管我们的职位如何,不管我们的分工如何,我们所做的事情都要为企业负责其实这也是对我们每个人自己负责。
我们所在的企业在我们的人生中就是一道风景,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持一份好的心情,在实现企业与自身价值的同时体会美好的人生。企业对于我们来说,它为我们提供了起码的物质保障是我们生存的依靠。当我们衣食无忧时,我们就会重视自身价值的体现。在自然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决定了一个弱小的个体在社会的旋涡中必将被吞灭;唯有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寄托于一个集体,才能实现一个集体的理想;从而间接地实现个人理想。从这个方面来看,企业为我们实现梦想体现价值提供了平台。
我们应该具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心态是一个人真诚待人的表现,也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收益。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一段刻骨铭心的航程——在风平浪静或是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条或大或小的船载着你和其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09-28
-
2023-03-21
-
2023-03-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09-20
-
2023-03-28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3-21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23-03-18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1
